闪连 VPN Logo

8种简单方法从互联网上删除个人信息(零成本)

从互联网上删除个人信息

无论你是担心垃圾邮件和诈骗电话,还是想要清除影响个人发展的过时信息,从互联网上删除个人信息都变得非常必要。

在本指南中,我们将详细介绍如何高效地从互联网删除个人信息,包括关闭未使用的账号、删除过时的内容、申请搜索结果下架,以及向数据代理平台提出删除请求。通过这些方法,你可以有效降低身份盗窃和隐私泄露的风险,打造更安全的网络环境。

8种方法从互联网上删除您的信息

想要保护隐私、降低信息泄露的风险,主动删除或隐藏不必要的数据,是非常关键的一步。以下为您总结了 8 种方法帮您有效地从互联网上删除个人信息。

1. 删除未使用的帐户和电子邮件

很多人注册过电商、订阅、论坛或免费试用的账号,但后来忘记了它们的存在。实际上,这些账号可能仍存有你的姓名、邮箱地址、住址、支付方式等敏感信息。2022 年,知名 NFT 平台 OpenSea 遭遇数据泄露,超过 700 万个用户邮箱地址被曝光,其中不少属于用户早已遗忘的旧账户。

通过主动清理未使用的帐户并删除不再需要的内容,您可以减少未来数据泄露的风险。

  1. 识别旧账户:在邮箱里搜索注册确认邮件或密码重置通知,找出遗留的账号。
  2. 彻底删除:登录平台后,选择永久删除账户,而不仅仅是停用。如果无法删除,至少要移除家庭住址、手机号、银行卡等敏感信息。
  3. 取消不必要订阅:清理旧的新闻邮件、订阅列表,避免因邮箱泄露收到垃圾邮件或钓鱼邮件。
  4. 检查第三方应用连接:进入 Google、Facebook、Apple 账户设置,取消多余的第三方应用授权,减少隐性数据共享。

通过以上步骤,您可以减少您的个人信息,降低被盗的风险,建立更安全的在线身份。

2. 管理社交媒体、防止过度分享

社交媒体是最常见的信息泄露渠道之一。即便你关闭了部分账户,仍可能因为旧帖子、照片或评论泄露敏感数据。

  • 优化隐私设置:在 Facebook、Instagram、微博、小红书、TikTok、X(原 Twitter)等平台,将个人资料可见范围调整为“仅限好友”或自定义分组。屏蔽电话号码、生日、住址等关键信息。
  • 限制公开发布:避免实时分享旅行计划、家庭住址、子女照片或财务状况。对于旧动态,可以选择存档或彻底删除。
  • 控制第三方应用权限:定期检查绑定的外部应用,撤销不必要的访问权限,避免它们获取联系人、位置或照片等隐私数据。
  • 关闭位置共享:关闭自动签到和地理标记功能。如需分享位置,最好在离开某地后再发布。

这并不意味着你必须完全放弃社交媒体,而是要学会“少分享,多保护”。

3. 从 Google 等搜索引擎中删除您的信息

很多时候,别人只需在 Google 搜索框里输入你的名字,就能轻易找到你的电话、住址或旧照片。事实上,不少身份盗窃就是从搜索结果中的公开信息开始的。

从 Google 等搜索引擎中删除您的信息
  • 第一步:自查信息:先在 Google 输入你的姓名,看看有哪些网站显示了你的个人信息。
  • 第二步:提交删除请求:使用Google 官方删除请求工具,申请移除搜索结果中的个人身份信息(PII)、过时的内容或可能被滥用的敏感链接。
  • 第三步:持续监控:即便 Google 删除了结果,原始网页的数据可能还存在。因此,你还需要联系网站管理员,申请删除源头内容。

虽然这一方法无法保证彻底抹除网络上的痕迹,但至少能让敏感数据变得不那么容易被搜索和利用。

对于大陆用户来说,百度也提供“个人信息删除/屏蔽”申请渠道:

  • 用户可以通过 百度用户服务中心 或 隐私权保护通道 提交申请,要求删除涉及个人敏感信息的搜索结果。
  • 提交时通常需要:
    • 明确要删除的链接(URL)
    • 个人身份信息证明(如身份证照片)
    • 说明理由(涉及隐私泄露、身份安全风险等)

4. 从地图网站中删除敏感图片

地图APP的街景和导航功能非常强大,但它也可能无意中泄露您的隐私。比如,有些房主发现自家门牌号、车牌、监控摄像头,甚至本人的形象都清晰出现在街景中。如果这些信息被公开,可能会带来安全隐患。

1. Google 地图删除敏感图片

Google 地图删除敏感图片

如何隐藏 Google 街景中的个人信息?

  1. 打开 Google 地图并进入“街景”模式。
  2. 点击左下角的“报告问题”。
  3. 在页面中选择需要模糊或隐藏的区域(如人脸、车牌、房屋等)。
  4. 提交申请后,Google 会审核并永久模糊处理这些内容。

如何删除您在 Google 地图上上传的照片?

打开 Google 地图 → 菜单 → “您的贡献” → “照片”,找到您上传的照片并删除即可。

如果是他人上传的照片怎么办?

点击照片右下角的“举报”功能,说明隐私风险,提交后等待 Google 审核。

2. 百度地图删除敏感图片

对于中国大陆用户来说,百度地图更常用。如果你发现个人隐私出现在百度地图的街景、地点照片或评论中,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处理:

  • 街景隐私处理:进入百度地图街景模式,找到涉及隐私的画面后,在页面底部点击 “举报/反馈”,选择“隐私信息泄露”类别,例如住宅地址、车牌、面部等,并提交请求,官方会审核并处理模糊化。
  • 地点照片删除:如果用户上传的照片包含你的隐私,可以在图片下方点击“举报”,选择“侵犯隐私/不当内容”,提交后百度会进行人工审核。
  • 商户/地点评论隐私:如评论中含有个人联系方式、住址或照片,同样可以点击“举报”来申请删除。

通过主动管理地图上的照片展示,您能降低陌生人、窃贼或骗子利用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和跟踪的风险。

5. 向数据经纪人和第三方网站申请删除

许多人发现,自己的姓名、电话、邮箱甚至住址会出现在各种人物搜索网站上,这些信息大多来自数据经纪人。这些公司会批量收集用户数据,然后卖给广告商、营销公司甚至其他平台。

如何删除数据经纪人网站上的信息?

  1. 打开相关数据经纪人的网站,通常会有“Opt-Out(退出)”或“隐私申请”入口。
  2. 搜索您的个人信息并提交删除请求。
  3. 按照平台流程完成验证(可能需要邮箱或身份确认)。

如果觉得一个个操作太麻烦,您也可以选择 DeleteMe和Incogni 等隐私服务,它们能批量代您申请删除信息,并定期监控数据是否再次出现。

法律支持

  • 在美国,像加州的 CCPA、弗吉尼亚州的 VCDPA 等隐私法,都赋予用户“删除个人数据”的权利。
  • 虽然中国目前还没有完全类似的机制,但《个人信息保护法》同样规定了个人有权要求删除数据。

不过,向数据经纪人申请删除并不会抹掉原始公共记录,而是让普通人通过搜索引擎或人物搜索网站更难找到您的信息,从而降低被利用的风险。

6. 加强跨设备的隐私设置

即使删除了部分信息,如果设备的隐私保护不到位,个人数据依然可能被不断收集和追踪。想要从根源上减少信息外泄,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:

1. 调整浏览器隐私设置

    • 打开浏览器 → 设置 → “隐私和安全”。
    • 启用“阻止第三方 Cookie”或“禁止跨站点跟踪”。
    • 关闭“个性化广告”并启用“请勿跟踪”请求。

    2. 清除历史记录、Cookie 和缓存

    • 打开浏览器 → “清除浏览数据”。
    • 勾选“浏览历史记录”“Cookie 和网站数据”“缓存的图像和文件”。
    • 选择“所有时间” → 点击“清除数据”。

    阅读更多:如何清除 Chrome 上的缓存和 Cookie

    3. 检查并卸载不必要的扩展程序

    • 浏览器 → 扩展/附加组件。
    • 移除长期不用或权限过度的插件,避免潜在的数据泄露。

    4. 控制手机应用权限

    • 前往 设置 → 隐私 → 应用权限。
    • 检查每个 App 是否真的需要位置、相机、麦克风、联系人权限。
    • 对定位功能,建议改为“仅在使用应用时”而不是“始终允许”。

    5. 启用系统级隐私保护功能

    • iOS:设置 → 隐私 → 跟踪 → 关闭“允许应用请求跟踪”。
    • Android:设置 → 隐私 → 广告 → 启用“关闭广告个性化”。

    6. 借助隐私增强工具

    • 在所有设备上安装 VPN,避免网络行为被追踪。
    • 使用广告拦截器和反跟踪工具。
    • 尝试更注重隐私的浏览器,例如 Brave、Firefox Focus。

    通过在电脑和手机上统一加强隐私设置,您的信息泄露风险会大大降低,也能更有效地实现“从互联网上删除个人信息”的目标。

    闪连 VPN提供高级加密并隐藏您的 IP 地址,确保您的在线活动保持私密和安全。

    它在 70 多个国家/地区拥有 2,000 多台服务器,提供快速的速度、无限的带宽、免费访问流行的高速服务器以及安全访问全球内容。

    7. 监控并防范身份风险

    即便你已经采取了加密设备、保护账户、减少信息曝光等措施,个人信息仍可能在数据泄露事件中被不法分子获取。因此,主动监控和防范身份风险,是保护隐私和长期安全的重要一步。以下是几项关键措施:

    1. 设置个人信息提醒

    • 使用 Google Alerts 或类似服务,监控你的姓名、邮箱、手机号等敏感信息。
    • 当发现有人未经授权使用你的身份信息时,可以第一时间采取措施。
    • 定期查看这些提醒,及时处理可能的风险。

    2. 监控你的信用报告和财务账户

    • 在美国,可通过 AnnualCreditReport.com 每年免费获取一次信用报告,查看是否存在异常账户或贷款。
    • 开启银行卡和信用卡的交易提醒,快速识别可疑活动。
    • 中国用户可以通过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查询个人征信报告,及时发现异常情况。

    3. 使用强大的身份验证方法

    • 在所有邮箱、社交媒体和金融账户上启用双重身份验证(2FA)。
    • 使用密码管理器保存强密码,并确保每个账户密码不同。
    • 尽量避免重复使用手机号验证码登录,选择更安全的身份验证方式。

    4. 追踪经纪商网站上的数据暴露情况

    • 数据经纪商会收集并贩卖用户信息,增加被诈骗或身份盗用的风险。
    • 建议定期在常见数据经纪网站搜索你的姓名和邮箱,确认是否有泄露记录。
    • 如果发现新的数据暴露,应再次提交删除或退出请求。

    5. 了解网络钓鱼和诈骗

    • 熟悉常见的诈骗形式,如伪装银行短信、虚假快递电话、钓鱼网站等。
    • 不随意点击不明链接,也不要在未确认的页面输入账号、密码、验证码。
    • 建议关注最新诈骗手法,例如近期的微信、WhatsApp诈骗案例,做到提前预防。

    8. 寻求专业帮助来处理顽固数据

    即使你严格执行上述步骤,仍可能有部分信息长期残留在互联网上。这时可以考虑寻求专业的隐私管理服务:

    1. 识别剩余数据:在 Google、Bing 以及百度等搜索引擎输入你的姓名、邮箱和手机号,整理仍然公开的敏感信息来源。
    2. 选择专业数据删除服务:例如 DeleteMe、Aura、OneRep 等国外知名平台,或中国市场的隐私管理服务公司,他们能长期监控并提交删除请求。
    3. 提供清晰说明:向服务方提供泄露数据的 URL、截图及删除需求,以便高效处理。

    为什么你应该从互联网上删除你的信息?

    在互联网时代,每一次注册网站、在线购物,甚至是在社交媒体上随意发一条动态,都会留下属于你的“数字足迹”。这些看似零散的个人信息,可能在你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网站收集、共享,甚至被第三方出售。

    这种数据泄露并不是危言耸听。比如 2022 年 OpenSea 邮件泄露事件,就导致超过 700 万个用户的邮箱地址被公开,带来严重的垃圾邮件和潜在的安全威胁。这说明,一旦信息落入不法分子之手,你可能会面临持续不断的骚扰电话、垃圾邮件,甚至更严重的身份盗窃。

    除了诈骗和安全风险,过时的网络内容也可能困扰你。多年前发布的帖子、照片,或者已经不再准确的个人信息,可能在搜索结果中意外出现,影响你的求职机会、个人声誉,甚至带来不必要的社交困扰。

    因此,主动从互联网上删除或隐藏不必要的个人信息,不仅可以降低隐私泄露的风险,还能长期保障你的数字安全。

    从互联网上删除个人信息的常见问答

    1. 我可以从互联网上删除自己的信息吗?

    可以。你可以通过删除不再使用的账户、调整社交媒体隐私设置、向 Google 以及数据代理商申请信息删除,并加强手机和电脑的隐私保护,从而减少个人数据被公开的风险。

    2. 如何永久删除您的数据?

    想要彻底删除数据,需要关闭旧账号、移除敏感内容、向搜索引擎提交删除请求,并定期监控你的在线信息。对于难以处理的情况,可以借助专业的数据清理服务,确保信息不会反复出现在搜索结果中。

    3. 谷歌会出售用户的搜索结果吗?

    Google 不会直接出售你的搜索结果,但它会索引并展示来自网站的公开信息。这意味着,任何人都可能通过搜索引擎访问到相关内容。

    享受无限、高速和安全的浏览!立即保护您的隐私!

    30天无理由退款
    立即保护您的隐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