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162場例行賽的漫長征途,到十月生死攸關的劇烈對決,美國職棒大聯盟的賽程安排獨樹一幟。但為何偏偏是162場?賽季如何劃分?實際賽程究竟多長?本指南將為您解析數字背後的奧秘。
MLB賽季共進行多少場比賽?
美國職棒大聯盟例行賽以162場著稱,此數字絕非隨意設定,而是聯盟在傳統、競技性與後勤運作間達成的平衡點。
30支MLB球隊各自進行162場賽事,賽程橫跨約六個月,自三月底或四月初展開,持續至九月底或十月初,隨後進入季後賽階段。
此設計旨在讓各隊在漫長賽程中充分展現實力,使連勝與低迷最終趨於平衡,讓最強陣容脫穎而出。
此架構同時確保各隊能與同區勁敵、同聯盟對手及跨聯盟隊伍交鋒,使賽程兼具公平性與多樣性。
MLB季後賽共進行多少場比賽?
美國職棒大聯盟的季後賽並未遵循例行賽固定的162場節奏,而是場次更少、勝負更關鍵的高壓賽程,每場比賽都至關重要。
2025年季後賽仍將沿用2022年擴編後的賽制,共計12支球隊晉級:美聯與國聯各取六強。
此架構旨在平衡公平性與戲劇張力,實際賽程長度取決於各系列賽的勝敗局面。
季後賽首輪為外卡系列賽,兩聯盟各四支球隊(種子排名最低的三支隊伍)進行三戰兩勝制對決,每組賽事可能進行兩至三場。勝出隊伍晉級 分區系列賽(Division Series, 五戰三勝制 → 其實現在是七戰四勝制),再進一步才是 聯盟冠軍賽(League Championship Series, 七戰四勝制)。
季後賽最終以世界大賽為巔峰,由美聯與國聯冠軍隊展開另一場七戰四勝的對決。
若將所有賽事相加,一支一路晉級的球隊可能最多需出賽22場(若每輪系列賽皆打滿七場),最少則僅需13場(若每輪皆以最短場次勝出)。
縱觀所有對戰組合,整個季後賽通常總計約40至50場賽事,具體場次每年略有浮動。正因如此,大聯盟季後賽才顯得如此激烈——歷經六個月、162場例行賽的鏖戰後,一切終將濃縮為數場非贏不可的關鍵戰役,每顆投球都可能左右整個賽季的走向。
大聯盟賽季架構解析
大聯盟賽程的編排遵循極其嚴謹的架構。三十支球隊分屬美國聯盟與國家聯盟兩大聯盟,各聯盟再細分為東區、中區、西區三個分區。此分區架構正是賽程編排的骨幹。
分區內對戰仍然是例行賽的核心之一,因為分區冠軍可直接晉級季後賽,每場比賽都可能影響最終排名。不過,自 2023 年起,MLB 實施了「平衡賽程」制度,分區內的交手場次減少,取而代之的是更廣泛的跨分區與跨聯盟對戰。
新制度下,每支球隊:
- 與同分區對手交手 52 場(原為 76 場)
- 與本聯盟其他兩個分區的 10 支球隊交手 64 場
- 與跨聯盟全部 15 支球隊交手 46 場
這意味著球迷不必等到偶爾的交流賽週末,才有機會看到跨聯盟對手。如今,無論是紐約的球迷想看聖地牙哥的明星球員,或是芝加哥球迷關注洛杉磯的強隊,都已成為每年例行安排的一部分。
跨聯盟比賽自 1997 年首度引入,直到 2023 年才成為全年固定配置。這項改革讓賽程更具均衡性,也讓球迷能更頻繁地看到不同風格、不同聯盟的對決。
如何觀看MLB賽事?
棒球賽季長達六個月幾乎每日開打,但觀看心儀賽事未必簡單。以下是2025年觀看MLB賽事的管道:
1. 全國轉播
2. 地方區域體育頻道 (RSNs)
各隊皆有專屬地方電視合作夥伴(如洋基隊的YES Network或紅襪隊的NESN)。若您居住於該球隊市場範圍內,這些頻道將轉播多數賽事。
3. MLB.TV(非主場地區球迷首選)
- 即時或隨選觀看所有非主場賽事。
- 受轉播限制規則影響,可能無法觀看主場球隊賽事。
- 支援智慧電視、行動應用程式及串流裝置。
4. 串流服務
部分剪線族偏好即時電視組合:
- Hulu 直播頻道、YouTube TV、Sling TV 及 FuboTV 通常涵蓋 ESPN、FS1、TBS 及部分地區體育網。
- 服務區域因地而異,請務必確認郵遞區號。
相關閱讀:Fubo會員多少錢?套餐解析
5. 廣播與音訊選項
- MLB At Bat App 提供所有賽事的廣播頻道。
- 地方AM/FM電台常轉播球隊賽事。
6. 國際球迷
- MLB.TV國際版通常具較少轉播限制。
- 部分賽事可能透過特定國家的地方體育頻道播出。
提示:若需繞過轉播限制,部分球迷會使用VPN模擬不同地區位置觀看賽事。(範例:閃連VPN可安全切換地理位置,觀看非本地市場賽事轉播。)

它能讓您變更虛擬位置,觀看通常會被封鎖的非本地賽事。同時加密您的連線,防止網路服務供應商限速,確保流暢觀看——尤其當您同時探索可靠的免費體育串流網站時。
此VPN跨裝置皆可使用,無論您使用筆電、手機或智慧電視,都能無間斷收看每局賽事。
為何大聯盟選擇162場賽制?
這源於歷史演變與競爭平衡的需求。大聯盟例行賽場次並非一開始就固定,而是經過多次調整,最終才定格為 162 場。
起源:154場賽制
1904 年起,MLB 採用 154 場的標準賽季。當時美國聯盟與國家聯盟各擁有 8 支球隊,尚未設分區。每隊需與其餘 7 支隊伍各交手 22 場(11 主場、11 客場),合計 154 場。不過,在 1919 至 1929 年間,部分賽季曾出現 140 至 154 場的浮動,之後才長期穩定於 154 場。
擴編至162場賽制
1961 年,美國聯盟擴編,新增洛杉磯天使與第二代華盛頓參議員。隔年,國家聯盟也迎來紐約大都會與休士頓 45 騎兵(後更名為太空人)。
兩聯盟各增至 10 隊後,為保持公平性,聯盟設計出每隊與 9 支對手各交手 18 場的賽制:9 × 18 = 162 場。自此,大聯盟例行賽正式成為 162 場。
分區制後的調整
1969 年再度擴編時,MLB 引入分區制。雖然分區內外的對戰比例幾度調整,但完整賽季仍然維持在 162 場。
例外情況
- 2020 年疫情賽季:僅進行 60 場。
- 罷工/封鎖:如 1981、1994、1995 年,導致部分賽季縮水。1994 年甚至取消了季後賽。
然而,只要回歸正常賽季,MLB 依舊以 162 場為完整標準。
MLB賽季持續多久?
完整的例行賽季通常歷時約六個月,從三月底或四月初開幕,一直持續到九月底或十月初。此後進入季後賽階段,若世界大賽打滿七場,賽事可延伸至 11 月初。
若將春訓(二至三月)、162 場例行賽與十月季後賽納入計算,MLB 幾乎佔據全年四分之三的時光。這樣的漫長與密集,正是棒球有別於其他美國主流運動的特質——既是一場持久戰,也是球迷日復一日追隨的穩健節奏。
結論
162場例行賽加上季後賽的戲劇張力,賽程結構深刻塑造了這項運動的本質。漫長的賽季既考驗球隊的穩定性,也讓球迷從春季到秋季始終保持熱情。